闽南摄影去哪?揭秘那些小众但不失精彩的摄影目的地
- 2018-06-22
- 3.95万
- [复制链接]
- 收藏(40)
- 点赞(239)
- 评论(47)
小生恰逢前不久走了一趟福建,特地为大家安利上这些小众但是却挺有摄影情调的地方哦! 爱好摄影的你可以拿本本记好咯!
NO.1大陆的阿里山——永福茶樱园
为什么叫大陆的阿里山呢?
众所周知,阿里山是台湾地区的著名旅游风景区,,地处海拔高度为2,216米,坐标为北纬23度31分,东经120度48分,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而永福呢?永福镇位于龙岩市东部,四周群山环抱,一马平川,海拔755米,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是福建省最南端的高山盆地,盆地平原可建设面积达50平方公里,有“高山花园”和“小庐山”之美誉,也是福建的避暑圣地。
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两点比较相似就称之为“大陆的阿里山”?
NO,NO,NO,如果你真的这么认为,那你就是Too young too simple啦。
那最主要的把他们结合在一起的是什么呢?
没错,就是我们的小标题——樱花园。
话不多说,先来欣赏几张永福樱花园的美图。
(摄影:璐泽)
(摄影:璐泽)
如上图,是不是被惊艳到了?台湾阿里山每到樱花季节,漫山遍野的樱花给人带来一种美的感受,而永福的樱花呢,也同样用它的美震撼着我们。说起樱花,不得不提的是永福的茶园也是台湾的商人投资的哟,这里生产着中国最优质的高山云雾茶,去到茶园小憩一杯也是别有情调哦!品茶赏樱花,还有比这更惬意的事情嘛?
国内茶园搭配樱花的景观不多,最有名气的要数大理无量山的茶樱花园了,不过,随着名气的增大,无量山樱花也是游客众多,而每年赏樱季节人如潮海也使得我们摄影人感到头疼,而无量山的樱花周期又短,相对前往拍摄把握不好气候。永福樱花园则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摄影:璐泽)
永福拥有永福樱花园、台品樱花茶园等集中连片樱花种植基地2000多亩,园内有樱花约15万株,主要品种有绯寒樱、中国红樱花、云南樱花、染井吉野樱、牡丹樱和福建山樱花等。每年1月中旬到3月樱花盛放时节,漫山遍野的樱花将整个永福打扮得花团锦簇。不仅花期长,种类多,最主要的是交通方便。永福距离“闽南黄金三角”——泉州、厦门、漳州的距离都在2小时车程范围内,对于不喜欢长图奔波的摄影人来说,可谓是方便极了。另外因为其名气较小,知晓的人还不是很多,所以对比游客如潮的热门目的地,来这里拍摄简直不能太省心。
(摄影:璐泽)
(摄影:璐泽)
NO.2土楼——建在深山里的奇葩
提起土楼,大家第一反应可能就是“世界遗产”,没错,除去世界遗产,还有些什么?
对于旅行者来说,福建的土楼肯定不算是小众了;但是,对于全国的摄影圈来说,土楼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小众景点了。
在福建,扬名于摄影圈内的久负盛名的就是霞浦了,福建摄影看霞浦,中国最美的滩涂等等,众多名号加之于身,因此,即使是世界遗产的土楼,也被霞浦的光环所遮掩。但是被誉为建筑奇葩的土楼,因为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无论是航拍、侧拍、仰拍,不同的角度给人一种不同的效果,而那些深爱古建筑的人们就更加喜欢了。
(摄影:刘剑聪)
1.云水谣
在这里,小编要良心推荐云水谣,原名长教,位于漳州市南靖县境内,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一个景区,国家5A级。那里山川秀美、人文丰富。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 2005年底,由张克辉以自己和几位台胞的生活阅历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寻找》改编的电影《云水谣》,曾经在此拍摄取景,所以云水谣景区也是土楼最热闹的景区 ,大家如果前往拍摄的话一定要注意选取好对的时间哟,比如说非周末以及每天的清晨,这个时候是游客最少,古村搭配着古榕树,小溪流水、水车等等,再搭配适量的阳光,一副美景就此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按下快门,画面就将永久定格!
(摄影:璐泽)
(摄影:璐泽)
2.田螺坑土楼
除了云水谣土楼之外,最富有盛名的就是田螺坑土楼了,也就是我们熟称的“四菜一汤”。土楼群坐落在海拔787.8米的狐岽山半坡上,距南靖县城60公里,由方形的步云楼和圆形的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椭圆形的文昌楼组成,均保存完好田螺坑土楼作为土
楼的标志,是来到福建观赏土楼必去之地,当然,摄影人除了正正经经的拍摄它之外,肯定还会搞出不少新的花样啦!比如说土楼烟花、利用数码相机的多重曝光配合小光圈拍摄别样的土楼等等。
(摄影:管昕)
(摄影:刘争)
(摄影:璐泽)
3.梅林土楼群
南靖梅林镇梅林村的得名,源于梅溪两岸的梅花。据记载,过去梅溪两岸及村中,梅树成林,每逢腊月,梅花怒放,十里芬芳,梅林因而得名。2009年,梅林村被评为“中国景观村落”。为什么要在这里推荐梅林呢?除了古朴,最重要的是,它还没有商业化啊,相较于云水谣和田螺坑土楼的大名鼎鼎以及动辄接近上百块的门票,梅林可以说是非常低调也非常原生态了。距离云水谣6km的梅林,和云水谣一样依山傍水,梅花盛放之时,闻梅香气,漫步溪边小道,别有情趣!
(摄影:璐泽)
(摄影:璐泽)
4.梅林“走水尪”
除了梅花开放时节,梅林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那就是妈祖诞。梅林村地处南靖县偏远山区,当地籍台胞侨胞数量较多。相传古时许多当地人结伴渡海到台湾及东南亚一带谋生,留守家园的亲人就把沿海渔民崇敬的妈祖“请”回当地,并建起天后宫供奉,以保佑境外亲人平安顺利,并寄托思念之情。由此,每到妈祖诞辰纪念日前后,当地就会举行相关民俗活动,已经延续了300多年。这就是为什么梅林村虽然不靠海,但是却也祭拜妈祖的原因。每当这个时节,各地摄影师云集此地,拍摄这一重要民俗,对摄影爱好的你,也不要错过哟!
(摄影:刘剑聪)
(摄影:刘剑聪)
5.塔下村土楼
塔下村位于南靖县书洋镇西部,是漳州著名的侨乡,也是首批15个中国景观村落之一。被誉为“闽南周庄”,土楼沿河而建,并非常均匀地分布在两岸,土楼形态丰富,有常见的方形、圆形土楼,还有围裙形、曲尺形土楼,最独特的是还有浙杭水乡模式单院式土木、砖木结构的吊角楼,形成大楼带小楼、高低错落布局的奇妙景观。它以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被誉为“塔下村鸟瞰神话般的山区建筑”。福建当地的摄影师相应的把土楼与舞龙、舞狮文化相结合,拍摄出不少人文大片。
(摄影:刘剑聪)
(摄影:刘剑聪)
(摄影:刘剑聪)
NO3.福建奇女子——惠安女/蟳蜅女
1.惠安女
提起福建的渔女,最著名的要数惠安女、浔埔女和湄洲女了。惠安女指是福建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海边的一群特殊的民间风情女人,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勤劳的精神闻名海内外。惠安女,从狭义上来说其实是惠东女,主要分布在福建惠安东部崇武、山霞、净峰和小岞四个镇,是地地道道的汉族。解放初留传至今的一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了惠东女传统服装的特征:“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来到福建,不得不拍的就是惠安女劳作场景,无论是扛石头,还是挑担子,都展示着勤劳的汉族姑娘的风范!
(摄影:刘剑聪)
(摄影:璐泽)
2.惠安庙会
庙会是惠安地区的民间节日,是祈求风调雨顺的重要仪式,其中重要一个环节就是抬轿游行。这是村里镇上的盛会,也是惠女集会的重要节日。庙会当天,惠女们穿上一生中最重要的服饰,老一辈的惠女大妈则会穿上自己结婚时穿的惠女服饰来参加庙会活动。按照当地习俗,男人抬的是王爷轿,女人抬的是妈祖轿或者女神轿,这是对神灵的敬重,所到之处,神灵护佑。同时,也是当地对惠女的尊重和认可,男人撑起了外面的一片天,女人撑起了家里的一片天,这两片天,合成一处,叫美丽幸福。
(摄影:刘剑聪)
(摄影:刘剑聪)
3.浔埔女
浔埔女是与惠安女、湄洲女齐名的福建三大渔女之—。保留有别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浔埔女勤劳,美丽,至今还保留母系社会的走婚习俗。浔浦女生活在福建泉州丰泽区东海镇的浔埔村,常年装饰美丽的头饰,住都独一无二的特色房子(用牡蛎壳建造的房子),是传统民俗文化的宝库。浔埔女的头饰非常鲜艳,不论老少,都将长发束起,挽成大圆髻,再把含苞或初放的花朵,如含笑花、玉兰花、茉莉花等等,配上其它小朵鲜花用麻丝线缀在一起,环绕成簪花围,围在发髻周边,多至三小环,色彩相间,髻中横插一支象牙筷,还插扦玉簪、银梳等,把满头青丝装饰得明艳照人。
(摄影:刘剑聪)
(摄影:刘剑聪)
NO4.海上兵马俑——白塘湾六棱柱火山石
白塘湾火山石也叫国家地质公园隆教古火山口,它是形状似一个朝天的喇叭口,开口顶端直径约50米,底部深3米,涨潮时海水淹没底部,只有退潮时才可以看到完整的火山口。火山曾历经15次喷发,如今可见的喷发物距今约2460万年。它的喷发机理完整,层次清晰,整个火山口保存完好,因而被地质学家誉为“中外罕见的古火山博物馆”和“兵马俑”。拍摄白塘湾六棱柱火山石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时机,尤其是想拍到日出日落时分的火山石慢门景观,每个月的农历初一和农历十六号的前后三天,是观赏拍摄火山石日出日落最佳的时机,这个时候日出和六棱柱构成完整的一副画面,是风光摄影爱好者最喜爱的时刻,想去的话一定要查清楚日期哟!
(摄影:刘剑聪)
(摄影:刘剑聪)
NO.5永春制香——工艺传承百年
永春篾香历史悠久,选用几百种中药材为主料,按古法制作,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打底、上内粉、抡香、晒香、染香脚等,看似简单,却需要娴熟的手法。作为中国四大制香基地,与广东新会、厦门翔安、河北古城齐名,各种香的样式、颜色也是尽不相同,尤其是在制作完成之后的晒香环节,各种香在整个大院铺开,香味弥漫,颜色绚丽多彩,堪比婺源篁岭晒秋景观,是摄影爱好者取材的好去处!
(摄影:刘剑聪)
(摄影:刘剑聪)
NO6.祥芝渔港——海鲜与人文交织之地
祥芝渔港是福建最大的渔业中心港口,休渔期间,渔船静静的停泊在港湾,站在高出极目远眺,渔船接二连三,由百上千连绵开去。每年休渔期一结束,开渔节当天,随着鞭炮锣鼓七名,浩浩荡荡的渔船千军并发,朝着远洋深处而去。最令人激动的时刻,莫不过于渔船归来之时,码头上顿时就成了喧嚣的渔市,一筐筐一车车的渔获从这里运出,通过市场来到大家的餐桌,而此刻一旦忙碌起来,昼夜不休的工人和丰富的海货就是我们最佳的摄影素材!
提示:渔港的渔获虽然看起来新鲜可口,但是不常在海边跟渔业打交道的朋友前往拍摄的话一定要带好口罩哟,因为渔港常年的腥味会很浓,一般人可能扛不住!切记切记!
(摄影:刘剑聪)
(摄影:刘剑聪)
NO7.闽南晒秋——泉州柿子村晒柿子
每到秋色来临之际,婺源篁岭晒秋就成为很多人爱好前往拍摄的题材,然而,在福建泉州,有一个可媲美篁岭晒秋之地,它就是泉州柿子村晒柿子景观。每到柿子丰收之季节,泉州柿子村的房顶庭院,都会晒满柿子,作为泉州的柿子之乡,每当此时,就是最吸引摄影爱好者的时候!用蔑编织的竹筛子,铺满红红的柿子饼,搭配上蓝蓝的天空,一副丰收喜庆的晒秋图就跃然纸上了!
(摄影:刘剑聪)
(摄影:刘剑聪)
NO8.埭美古村——坐落于水中的古村落
埭美古村位于九龙江南溪河畔、沈海高速公路漳州港出口两公里处,环抱于鸡笼山、大帽山、峨山之中。古村四面绕水,古榕遍地。是龙海市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素有“闽南第一村”的美誉。并分别被评定为国家级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排列整齐划一,新旧有序排列,硬山式燕尾脊建筑风格,是闽南地区的建筑风格代表之一。
祖厝大多是典型的闽南四合院(二进四开间),这种房子采用木架结构,竹编墙体抹上纸根灰建造而成,一条内河如长龙玉带般紧绕村庄,从空中往下看,整片古村恰似漂浮在河面之上,形成了“绿水绕村玉带环社”的独特景观。使埭美成为名副其实的“闽南周庄”。
(摄影:刘剑聪)
(摄影:刘剑聪)
(摄影:刘剑聪)
(摄影:刘剑聪)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这么多闽南摄影点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收藏,闽南作为客家人聚居地,依山傍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独特的建筑特色以及民俗风情,尤其是在偏远山区里,还有着众多的民俗以及自然风光,小编会继续努力研究,争取把更多的好玩的好拍摄的地方推荐给大家!
(以上所有图片都来自于摄影师授权,谢绝盗图!!)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扫一扫查看手机版
扫一扫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