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藏公路上的世外桃源,怒江大峡谷沿途秘境看点
- 2019-10-16
- 2.61万
- [复制链接]
- 收藏(23)
- 点赞(11)
- 评论(36)
前言
被现代文明隔绝于世的,有这样一个地方。“县政府旁的柑橘成熟,摘下分配给每户人家,送到时果子都烂了”“村子里传达消息,半个月都递不到话”似乎还停留在原始农耕时代的地方,随着一条最美滇藏公路的打通,和历经千万险阻修了50年的乡路的建成,今年终于与外界相连!
苦等50年!怒江,云南不能没有你!
与其说没机会,不如直白说不想去,这里一定是你偏执印象里的落后村庄,贫苦,破败。但很奇怪,为数不多踏入这里的人群,却为它惊叹,甚至落泪。它还是刻板印象中的样子吗?
初来乍到
来过昆明大理,不能算了解云南,你得再往西走一些。向西走,就是怒江。自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入云南省折向南流,其最为出名的怒江大峡谷,在云南怒江州连接着傈僳族、独龙族、怒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由于人迹罕至,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古朴民俗。
秋冬,是怒江地区最美时分。秋季有一片灼烧双眼的火红,冬季则有江天一色的银白,任何辞藻都显得单薄,只能说现在来,刚好!
我带你看
丙中洛
“人神共居”的丙中洛,是古老而遥远的文明之地,一生一定要去一次。传说丙中洛是人神共居的状态,被称为最后一片净土。人生忽然,记忆短暂。一万年的时间,人就忘了人神共居的岁月,但这里的人都相信,神就住在这里守护着。漫山遍野的桃花,与天相接;金光灿烂的普化寺,福佑全镇;无论是置身花丛中静静冥想,还是走进寺庙里虔诚许愿,都是极好的。
摄影@驴子
独龙江
崇山峻岭中的独龙江碧如翡翠,而开头提到的“苦等50年终相见”,便是独龙江乡。
这里是中国原始生态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之一,植被密布,在袅袅烟雾中恍若仙境,是真实存在的世外桃源!这是极为珍稀的自然宝藏!为了保护原始生态,政府明令,每日仅限500人参观!这场洗肺之旅,绝不容错过,错过便可能是永久遗憾。
摄影@阿馨
怒江第一湾
人道是“到了大峡谷,不到第一湾,怒江白来玩”。可能你没听说过这里,但你一定在某处见过这里的“网红照”——弯弯江水环绕马蹄形半岛,便是怒江第一湾。未过分开垦的怒江本来就游人罕至,但我们还要带你去一处独家的观景台,俯瞰怒江峡谷最精粹的景致。
摄影@阿馨
雾里村
顾名思义,缥缈云雾中的村庄,就是雾里村。沿着清澈的怒江,往北徒步两公里山间小路即可到达。这里是最后的原生态村落。每一位村民,都散发淳朴善良的笑,眼睛清澈如水。为了让村里的孩子们能有更多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游侠客在此建了一个“游侠书屋”,每个月都会寄来一些爱心书籍。如果你也有幸来此,记得带上几本图书。
老姆登
拐出最美滇藏公路上行十公里左右,在海拔1800米的碧罗雪山半山腰处,老姆登就到了。
摄影@括号
老姆登为怒族语,意思是“特别欢迎大家前来的地方”。村寨以连绵逶迤的贡山为背景,被怒江峡谷托起。
在这个哪里都想争破头皮抢“最美小镇”头衔的时代,老姆登不争不抢,它就在那里,静候世人赞颂。
知子罗
“知子罗”是傈僳族语,意为“一个好地方”。的确,在碧罗雪山更高处的老城知子罗,静谧的只闻脚步声。老城虽不如昔日繁盛,但越是饱经沧桑越是散发魅力。每一处断壁残垣都凝固岁月里的光辉。
摄影@阿馨
丙察察
滇藏新通道——丙察察,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作为滇藏新通道里改造难度最大的路段,真可以用“山高水险,道阻且长”来形容。从云南到西藏,是千里西行的极限挑战。10-11月的丙察察沿途秋色极佳,天气晴朗,11月后期将大雪封山,无法前往。珍惜金秋时刻吧!
游侠客全面升级了沿途牧场的高品质野餐,与大自然共享美食,优哉游哉。
我带你玩
寻觅纹面女
传说中面部刺有神秘蝴蝶图案的独龙族女人,终于找到了!人口仅7000余人的独龙族,纹面女仅存二十多位,其中最大年龄108岁,最小50岁。
摄影@歹卓
很久以前,每当独龙族少女长至十二三岁,年长者以竹签蘸锅烟水在少女脸上画图,遂用荆棘刺破皮肉,以锅底灰或草汁揉入伤口,待结痂脱落,即成青蓝色纹样。至于纹面原因,古老说法是,为了死后能与灵魂相认,或是为了下一次蝶变重生,亦或是为了不被人抢去为奴……
有幸见到了一位93岁高龄的纹面奶奶,因此前听了太多传说,所以见到真人的一瞬间,激动地手抖。现在,纹面传统已经废弃,纹面女终将消逝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如果你还能见到独龙族纹面女,将是一段珍贵记忆。
怒江澡堂会
“澡堂会”是傈僳族欢庆的习俗之一,已有400多年历史。新年之际,族人携儿带女,相聚登埂温泉,用被称为“圣水”的温泉水进行“春浴”,意为洗去尘杂。早前习俗女男共浴互不避讳,超然物外,仿佛穿越回久远的古朴年代。
摄影@括号
“澡堂”实际是顺着岩石和山坡缓缓流下的汩汩泉水形成的一方热腾腾的露天泡汤池,天然的矿物质堪比护肤品。当一回傈僳族人,在山水间共享自然馈赠,洗去一身疲惫。
怒族手抓饭
最想要告诉全世界的是,来到怒江,一定要到老姆登,而来老姆登,一定要吃这里的怒族手抓饭!
怒族手抓饭最“灵魂”的要属中间的这份烤乳猪了,寨子的大哥说首先得选两个月十来斤重的小母乳猪,宰杀洗净后腌制,这道工序很重要,乳猪味道好不好全在腌制,秘方是独特且不可外传!
此外,怒江其他美食也让人垂涎!让人吃完不忘!
怒江飞溜索
怒江峡谷壁陡崖悬,壑深万丈,滔滔江水如野马奔腾隔开两岸。没有桥怎么过岸呢?先民想了个办法,那就是两山间挂一根溜索,当做“怒江天桥”,一条索,牵起两岸的情。
现在的溜索,也已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游人也爱溜索飞渡怒江。绑上一根粗绳,在猛兽咆哮的怒江上飞驰,身边是疾风簌簌,惊心动魄,所以溜索也被日本NHK电台在1996年的电视纪录片中称为“风之桥”。
摄影@阿馨
体验多民俗
十多民族和三大宗教并存的怒江,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清晨,漫步茶马古道,轻踏过去人行走过的路,与之对话。或是换上傈僳族新装,与之共舞,亦或是和怒族同胞炕边晚会,与之把酒言欢。
结语
更贴心的是,为了照顾到每位游侠的旅行体验,怒江段拒绝大巴踩点接驳,全部用7座商务车并只限5人乘坐,保证每位游侠都能临窗观赏绝美风景,也能在玩乐后有充足空间休憩。
其实,这趟旅程最让人动容的,还是我们触摸到了可能会即将消失的物质,那种真实感令人感慨。我们总以为,还没看见的情和景,一直都存在,实际上,它们也会在一个我们还未到达的地方,慢慢陨落。借用一同到达怒江的游侠的一段话:
“我们打趣说,如果还有烂路,请一定珍惜,因为以基建狂魔的修路速度,几年之后哪还有烂路?即便是这神秘的怒江亦不例外。相信许久之后,这些依怒江而建的地方,再无尘与土,只伴云和月。”
望你阅历山河,仍觉怒江值得!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扫一扫查看手机版
扫一扫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