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花事——带娃踏上植物园寻春之旅,做自然的孩子
- 2020-03-25
- 1.01万
- [复制链接]
- 收藏(11)
- 点赞(11)
- 评论(23)
前言
《自然之歌》节选
行过风霜雨雪坐看四季变迁
俯察须弥草芥仰观星河天悬
打开五官感觉习以为常变新鲜
不再惧怕黑夜虫声蛙鸣的盛宴
蚂蚁行军荒原蜻蜓巡视湖边
蝴蝶幻化落叶偶遇蝽卵挂笑脸……
这座秘密花园不逝流年
埋藏自然最深的连结
今天,想说说我们的自然教育!做自然教育活动这么久我们到底在做什么?又到底想要传达什么?
我们做活动过程中最关注的两件事:一是家长在融入自然前和自然后的状态,二是孩子在融入自然前和后的状态。其次再有两件事:一是融入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的互动,二是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学到了自然观察的经验方法和知识。
在很早前,我经常发现,有的家长送孩子来参与自然体验就是真的只是“送孩子”来自然体验,家长自己不是一路玩手机就是站在老远看,就好像本能地认为“这是你们小孩子的活动,和我没什么关系。”
后来,每次活动前我都会注意强调一遍亲子陪伴的重要性,这次活动也不例外。因为我们真的不是缺自然,而是缺少对自然的关注和对孩子的引导。
在回顾照片时每每看到家长陪伴在孩子身边并且都在俯身认真凝视花草的时候,看到家长认真记录和拍照的时候,看到孩子在过程中不断融入学会表达描述与提问的时候,我们才会觉得,一场活动于参与者是有收获的,于自然老师的付出而言也是值得的!
一、进入自然前
熟识的孩子在一起最避免不了的情况就是——太熟悉了就会过于热闹,从而无法安静下来,这就直接导致了在一次活动中他们融入自然的时间可能需要更久。
如果这种兴奋的状态一直持续,很可能,将全程只沉浸在自己的奔跑和玩耍里,对于自然体验的收获也会甚微。
所以帮助小朋友安静下来融入环境是自然教育活动的第一步,其次是提高家长的陪伴意识,我们在自然里学习的过程对于成人也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孩子们离开了教室,在自然里是放松的状态,也在更好地释放自我。他们精力充沛、活力满满,这也是自然教育过程中需要他们保有的。
拥抱自然之前,先和自己的小伙伴拥抱吧!
二、自然认知
每一次去植物园都有新的发现,每一个小组都有各自不同的收获,每一位自然导师对孩子们的引导都有不一样的侧重。
鸽子老师注重自然观察方法的导入,我们撇开了小册子,走进自然里仔细地观察和触碰,去了解花朵的秘密——是有4片、5片还是6片花瓣,是什么颜色的,有没有绒毛,感觉一下是怎样的……我们见到了老鸦瓣、活血丹、猫爪草、紫云英、诸葛菜、紫叶李等等,名字好多太复杂记不住,没关系,在一次的体验中能感受自然观察的要点和乐趣就非常棒了,沿途家长们非常配合,小朋友们表现活跃……
我们了解了紫堇的“屁股”是有差别的,有尖有钝(尖的带点粉的是珠芽尖距紫堇,钝的蓝紫色的是刻叶紫堇),看到了猫爪草的基生叶像猫爪,老鸦瓣的花瓣是有两层的,还有豆科植物的花序是由6~7朵小花组成的……包括我们整个植物园的分布,家长可以参考我们下发资料上的地图,植物园占地面积非常大,内有植物三四千种。
整个认知活动都围绕在“植物分类区”,选择这块儿区域的原因一是人不会像游览区密集,二是植物分类区将植物分门别类,对于系统的认知有所裨益,是不可多得的城市植物科普好去处。
鸢尾老师注重实践和记录,在春天的每一张花地毯上,她都带孩子们停留,做观察,做记录。她引导大家走入大自然的微观世界,领略草本植物的独特魅力,宛如自己生活在一个巨型的国度,以巨人的视角,俯身观摩、轻触自然无私给予我们的微型景观。同时也正是因为春日野花不引人注目这一个特点,大多数人不会去留意脚下的美丽风景,更多的是驻足观赏开在枝头,颜色艳丽醒目的春花。
她让小朋友拿出植物图册,将图片与实物进行对比,引导其养成快速记录下植物的特点(如颜色、形状、花瓣片数,叶子形状等等)的习惯,加深小朋友对所看到植物的印象,为小朋友以后自行出游赏花提供自然记录方式参考。
在自然里和植物的相遇是没有顺序的,记录过自然的人也都知道,春花开和败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快到我们来不及去看,好多花就已经悄悄谢了,我们的手册也只是一个导引,告诉孩子可能会有这么多你不曾注意的,但你留心便会发现的美好。
而芦苇老师,则是缓步认识路遇小花的细部,注重感受和观察的结合。从开着小小花的荠,也就是我们经常吃的荠菜,它属于十字花科,白白的小花有四瓣,排成十字,它的果荚像一颗颗小爱心,整株在风中摇弋。和同属于十字花科的植物,碎米荠,花比荠要大一点,角果是长长的,可以明显跟荠区分开。从开着白色小花的牛繁缕,到开着一簇簇小白花浑身毛绒绒的球序卷耳,这里我们还与花儿像一个小盘子的阿拉伯婆婆纳相遇……
然后小朋友们发现了开着黄黄小花的蛇莓,在这里,我们仔细观察了花的结构: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
蛇莓的植株匍匐,茎在地上游走,然后就跟旁边的紫花地丁碰了个头。猫爪草,跟蛇莓相似的小黄花,但是花瓣是亮亮的,有一层蜡质。刻叶紫堇和活血丹都有紫色小花。
在这里小朋友们还捡到了一些“刺球”(是枫香的果实,可入药,叫路路通),再往前走,是一大片的胡颓子,绕到蔷薇科植物区,红叶李开着粉白色的花;木桃的花萼在基部合生成小小的筒状,花瓣像瓦片一样一片压着一片;樱桃已经过了花期,长出嫩嫩的带着红色的小叶子。再往下是落了一地的白玉兰,花瓣软软的,厚厚的,开了满满一树,接着有叶片带着锐尖的十大功劳和阔叶十大功劳,它们有黄色的小花和青到紫色的果子……
三、与植物相遇
一路上我们的小朋友与春花遇见,感受,这是究竟遇见了多少春天的精灵呀?
来自于十字花科的开着小小花的荠和碎米荠,石竹科的牛繁缕和球序卷耳,蓝紫色小花的阿拉伯婆婆纳,春日里盛开的“小郁金香”老鸦瓣,开着黄黄小花的蛇莓和猫爪草。
刻叶紫堇、活血丹、假活血草都在野地里开着紫色的花儿。沿途,枫香的果实、樟树的果子,还有花榈木的“红豆”……都是新生命的开始。成片的胡颓子,落了满地的白玉兰,还有满地的山茶花,沿途小朋友们收集着花瓣,用自然界的落叶落果落花用作自然贴画。
四、自然贴画
小盆友在这个环节都非常认真且极富创意。距离植树节过去也没有几天,我们在植物园里面虽不能真正种下一棵树,但我希望我们的活动能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一颗“懂得自然”的种子。
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在不干预孩子的情况下也能够从孩子的创作中了解孩子的一些特别的想法和小心思,而作为老师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孩子有没有融入这次活动从而把从活动中得到的体验融入进创作里。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有自己世界的表达,也有一棵属于自己内心的树,只要家长再耐心、用心一些,你总能听到并感受到他/她内心真正的声音。
结语
做自然的孩子
一次活动结束了,有的人觉得受益涨知识,孩子们觉得很开心很投入而且学会了观察,而有些人觉得太累没意思……对于今天从植物园走出去的每个家庭而言,会有着千差万别的影响。于我们自然引导者而言,一次活动的结束却又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始。
当我们看到垃圾桶里躺着几张我们辛辛苦苦为大家准备的学习资料和课件的时候,我们明白了:我们的自然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我们自然教育的目的不是让所有人认同,而是让越来越多的人体会自然的魅力,理解自然教育对于人的意义,从而引领更多的人愿意主动融入并爱护我们身边的自然。
想到我们的家长比孩子还热切的自然知识渴求,想到孩子们融入自然后开始愉快又合理地表达,我们知道,坚持自然教育这件事情,有意义,且有必要。
城市人的自然缺失已经很久了,每天被电子产品包围的我们却浑然不知。想起了三毛的“塑料小孩”——
拒绝让孩子做塑料小孩,做关注自然的爸妈。
感谢各位家长及小朋友的参与,也感谢自然老师和摄影师们的默默付出!
图文来自游侠@鸽子
部分文字做了改动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扫一扫查看手机版
扫一扫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