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宝藏小城——新昌,唐诗之路,经典诗句诞生地
- 2020-11-30
- 2.07万
- [复制链接]
- 收藏(29)
- 点赞(10)
- 评论(33)
前言
今天游小君要推的这座小城,在历史上可牛了。
当年让李白不远千里来追星,白居易、杜甫、孟浩然、陆羽等人倾巢出动,留下众多千古绝句。
“城姥连天向城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这是李白笔下的它。
“剡溪蕴秀异, 欲罢不能忘”,这是杜甫笔下的它。
可以说这座小城,在千年前就是文艺大咖、网红聚集地了!
这里是唐诗之路,有着唐朝文化最精华的动脉!但是这里的美食,更让人欲罢不能!
动图来源于《还有诗和远方》视频
这里就是浙江绍兴的——新昌 !
天姥唐诗宴
新昌,隶属浙江绍兴,地处浙江省东部,东与宁波市奉化区、宁波市宁海县交界,南边与台州市天台县交界。
图片来源于《还有诗和远方》视频
“浙东天姥唐诗宴”是新昌美食的招牌,每一道菜或者汤,都是用唐诗命名,独具匠心。
不仅各菜名字富有诗意,摆盘也非常考究,加入了很多巧思。
比如这道“荷花镜里香”,当对着“荷花”的花心注入开水时,便徐徐打开,而这惟妙惟肖花瓣的原材料,竟只是普通的白菜!
荷花镜里香▼
银鸭金鹅言待谁▼
还有一些菜,不仅菜品与菜名相契合,甚至还藏着一些小惊喜等着有心人发现。
比如这道“此行不为鲈鱼鲙(kuài )”,它的下一句是“自爱名山入剡中。”
剡中正是绍兴,那你猜这句“不为鲈鱼鲙”到底是不是口是心非呢?
此行不为鲈鱼鲙▼
天姥连天向天横▼
以上动图皆来源于《还有诗和远方》视频
看到这些富有诗意的美食,就知道新昌不仅美味,历史人文也是一样的深厚。
诗意美景
大佛寺
新昌大佛寺始创于东晋永和初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寺内群山环抱、山崖壁立。
开凿于南朝齐梁年间的石窟弥勒佛像,高大巍峨、气势磅礴、庄严睿智,世称“江南第一大佛”。
图片来源@东荷星
而与之毗邻的千佛禅院,内有1075尊小石佛,保留了六朝风格,而大佛石窟和千佛石窟,一大一小、一多一少,被誉为“越国敦煌”。
图片来源@第1001个小梦想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 天台宗四祖智者大师把印度传到中国的佛法系统化了,是佛教汉化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而天台宗就是在新昌一带盛行。
图片来源@第1001个小梦想
智者大师的衣冠冢就在新昌大佛寺。
图片来源@东荷星
大佛寺里还有一个亮点,即米芾的“面壁”,面壁对于佛教来说是一种修行,佛教禅宗菩提达摩曾在此面壁而坐,终日默然、静修九年、静极生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穿岩十九峰
“穿岩之峰高苍苍,峰峦十九摩天光”,是我国壮丽的丹霞地貌景区之一,山上林木青翠,山下溪涧碧澄见底。
因中峰上有圆窍,东西相通,峰峰酷似、峰峰相连,绵延1.5公里,故名穿岩十九峰。
东晋画家顾恺之曾造访穿岩十九峰,并形容它是"千岩尽秀,万壑争流“之地。
景区内峰、嶂、岩、岭、洞、溪、涧、瀑、潭、泉齐全,山光水色相映,以雅、幽、奇、险四大特色著称。
图片来源@阿根
穿岩十九峰里有全浙江最长的空中栈道,全程5公里,站在空中栈道上,不只寻求刺激,更能拥有开阔的视野,饱览这奇山秀水。
图片来源@阿根
天烛仙境
天烛湖集雨面积32万平方公里,湖长3公里之多,时宽时窄,宽至几百米、窄至几米,弯弯曲曲,向幽谷延伸。
图片来源@第1001个小梦想
乘龙船、快艇,可饱览古老的电站和雄伟的大坝,欣赏沿湖风光。
图片来源@第1001个小梦想
这里山不高,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树茂盛,高高低低、林涛阵阵。
图片来源@第1001个小梦想
树林中时而冒出一片石林,峻峭峥嵘、怪模怪样,时而探出一、二尊巨岩,似神似兽、维妙维肖,令人叫绝。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诗意古道
天姥山古道
白居易的《沃洲山禅院记》中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眉目可是人的五官中最传神的点睛之笔,可见天姥山当时在诗人心中的地位。
徐霞客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自天台万年寺入新昌,游历天姥山、会墅岭、班竹铺等地并记述考察经过,霞客古道由此得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天姥山的云海可谓一绝,从天台万年寺出发,登寺后高岭,繁花夹道,登两地界碑,可欣赏天姥云海。
然后经地藏寺入新昌县境,下抵清凉寺,直达班竹村,一路随溪谷下行,瀑潭连连,恍若世外桃源。
千丈幽谷
沿着韩妃江,二十里的幽溪,一路清风轻吟低鸣,两岸青山、绿树青翠、飞瀑如练,行走江边,两座山峰中间夹着条大峡谷,幽深绝美。
图片来源@余迪
著名的新昌欧米伽大拐弯,韩妃江在此蜿蜒而过,很是壮观。
图片来源@余迪
盐帮古道
盐帮古道,是过去盐贩们去贩盐的必经之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古道从大市聚的青白石村出发,沿古道上山,越岭而下到达陈山村,可到佛教般若学本无异宗创始人、东晋名士竺道潜曾隐居三十年的水帘尖,也是南齐著名道教学者顾欢的隐居地。
图片来源@雪莲
盐帮古道全程景色秀美,水路与陆路交替,是驴行爱好者的经典路线之一。
图片来源@雪莲
沿溪而行,因山势影响,从溪流两岸走,来来回回要过十八次溪,或浅滩、或碇步,造就所谓的“九曲十八渡”。
图片来源@雪莲
诗意乡村
下岩贝村
下岩贝村已然是一个“网红村”了,村中一步一景,大到云海景观、小到村中石阶,在岁月的洗礼下都别有一番韵味。
图片来源@新昌山中来信·乡悦云端民宿
天气好的时候在下岩贝支着帐篷,早晨拉开帐篷就可以看到云海。
图片来源@新昌山中来信·乡悦云端民宿
让孩子穿上古装往石阶上一坐,俨然是一首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图片来源@新昌山中来信·乡悦云端民宿
村子里还有一个特别仙气的民宿——山中来信,也是下岩贝为人所知的一大原因,《还有诗和远方》节目组来新昌录制时也是住在这里哦。
图片来源@新昌山中来信·乡悦云端民宿
无边泳池对面就是落日和绵延的山脉,华灯初上,和三五好友坐在院子里喝小酒、聊着天,表白温柔闲适的良夜。
图片来源@新昌山中来信·乡悦云端民宿
班竹村
属新昌县南明街道,位于天姥山峰斑竹山西山麓,104国道旁,距离县城15公里,是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又称“天姥门户”。
照片来源@喻巧云
班竹为古代天姥、天台和临海古驿道上的重要村落,历史悠久,村内古遗迹众多,古驿道、落马桥、司马悔庙、章家祠堂等标志性古建筑保存完好,散发着悠悠古韵。
照片来源《还有诗和远方》
落马桥又叫“司马悔桥”,是古驿道上的石拱桥,当年司马承祯第四次应唐玄宗的召见,路过这座桥时后悔了,因此这座桥被命名为“司马悔桥”。
外婆坑村
距离新昌县城45公里,是一个仅有158户人家的偏远小山村。
台门、石头房等建筑古朴完好,村内聚居着苗族、傣族、白族等10个少数民族,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原生态“江南民族村”。
图片来源于@侠客
结语
如今,唐诗之路,将浙东的自然精华串联成线,正将这深厚的文化与当地独特的自然地貌展现在我们面前,而新昌正是这唐诗之路的精华段。
诗人们行吟的诗歌绝美篇章也继续点缀在这幅山水画卷之中,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也将历久弥新。
来一趟“值得”的旅行,新昌走起!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扫一扫查看手机版
扫一扫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