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俗节日全年盘点,村寨之内,民族之间,感受最浓郁的传统文化
- 2021-12-30
- 2.74万
- [复制链接]
- 收藏(17)
- 点赞(15)
- 评论(60)
前言
民俗风情,是创造于民间,流行于民间的文化象征,民俗节日,是起源于信仰,传承于信仰的民族象征。传承者们有些深居大山之中,有些生活在村寨之间,但无一例外的是,这些目的地风光独特、民族风情浓郁,当地居民们将传统文化保存的极好。
我们一起游荡在布达拉宫广场、漫步于西江千户苗寨、行走过拉卜楞寺、大昭寺、肇兴侗寨等等人文圣地,感受这些目的地本身的宁静,祥和,体会最浓郁最原味的民族文化。
1月/毛兰姆大法会
甘南藏区传统年味
毛兰姆法会为“祈祷法会”,和阿坝莫朗节同是甘南藏区为了庆祝新年而举办的盛大法事,晒佛节、亮宝节、跳法舞、酥油花展、一场接一场的法事盛会,还有平时看不到的藏戏服装、面具、鼓号等等也在节日期间展示出来。
位于甘南夏河县的拉卜楞寺就是毛兰姆法会举办的重要场所之一,春节过后的正月初八至十六不间断的民俗活动充斥着信仰者们的生活。
2月/隆里花脸节
隆里古城闹元宵
花脸节全称为花脸龙狂欢节,从明代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年。顾名思义,花脸节当天,会有专门的扛龙人游街舞龙,自己和龙脸都用颜料画上了五彩脸谱,脸谱的画法和表演形式均参考汉戏《蓝季子会大哥》,后跟随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创新,至今也代表着隆里人固守的汉文化传统。
游街时除了舞龙,民间也自发展开了唱汉戏、迎故事、猜灯谜等特色活动,期间街道人流鼎沸,走在人群中仿佛自己也摇身变成了当地居民。
3月/弥勒祭火节
最后的赤裸狂欢
位于云南省弥勒县城中的红万村,每年3月,当地近1200名彝族阿细人会向我们展示古老的原始祭火崇拜,篝火狂欢、跳火堆、射火弓等场面不断。
村里的青壮年男性都会用棕叶、麻布等自制”裙装“围住下身,头上再用野草野果进行原始的装饰,大家聚在村中狂欢舞动、蹦跳呐喊,甚至有人企图用树叶遮蔽下体,实际上裸露全身却毫不在意,整个场面欢乐热烈,人们都散发着原始的激情。
3月/藏历新年
藏族人民传统节日
2021年藏历新年是农历2月12日,恰巧与农历新年春节是同一天。12月初,当地居民们购置年货,准备青稞酒、油馃子等等,旧年的最后一日,家家户户会打扫灶房,供奉灶神,这倒和我们汉族新年的传统相似,从初一开始,藏族人民们会开始相互拜年、上山煨桑、更新经幡等,各类自娱性的庆祝活动会持续三至五天,然后逐步转入藏传佛教的佛事活动。
冬季西藏的街头巷尾少了一份喧嚣,多了份在其他地区感受不到的冬日暖阳,趁着旅游淡季我们一起游荡在八廓街、布达拉宫广场,感受拉萨本身的宁静,祥和,体会最浓郁最原味的藏域文化。
4月/西双版纳泼水节
千年历史的傣族新年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在阳历4月13日至15日举行,与我们的除夕新年类似,人们把泼水节的最后一日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泼水节有各类庆典活动,包括赛龙舟、沐佛、烟花表演等等,但唯一不变的是这天傣族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相互泼水,大家挑着清水,拿着采集的花叶沾水互泼,这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外地游客也可以自然参与其中。
4月/贵州姊妹节
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
这是属于贵州苗族地区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展现苗族歌舞服饰艺术和苗族文化底蕴的盛会。姊妹节时青年男女会进行情歌对唱或是古歌盘问,对歌后还有互赠礼物的环节,如果是自愿互赠,大概率就是订婚信物了,还有斗牛、踩鼓、赛马等活动活动庆典都是青年男女间爱情生活的体现,因此姊妹节也被誉为“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
姊妹节当天,苗族姑娘们盛装打扮走上街头,有的光是银饰就要几公斤重,可见大家对于这个节日的重视。
6月/朝山会
四姑娘山山神祭司
这一天是川西四姑娘山的藏族同胞们祭祀四姑娘山的盛会,传说姑娘们化作山峰的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五月初四,当天信徒们会身着盛装,带着酥油、青稞酒、糍粑等食物前来祭坛祭祀,向四姑娘山献上哈达、经幡,祭祀后便进行歌舞、赛马、摔跤等表演比赛,直到尽欢而散。
7月/侗族喊天节
侗族求雨典礼
意为“祭雷婆”,当地侗族人民为了祈求雷婆降雨,维持田地收成,每年农历6月15日就会举行祭祀典礼,先宰杀黑毛猪,烧香烧纸,完成一系列流程后,大家一起再祭司的主持下朝天大声呼喊,故称为“喊天节”。
每年越来越盛大的规模使得如此小众的民族节日也为众人所知,四面八方的游客为此前来,观赏祭司盛会。
7月/当雄赛马节
勒马驰骋纳木措
当雄县位于拉萨的北部,最著名的景点就是三大圣湖之一的纳木错,再配上湖边的念青唐古拉山,赛马节就在风景如此秀丽的地方举办。
虽然叫做赛马节,但内容形式丰富,除了大型开幕式以外,还有10公里马长跑、纳木错环湖赛、马短跑、马术表演等赛马项目;赛牦牛、藏式举重、男女拔河、押加等藏族传统体育项目;民族服饰汇演、锅庄舞、四季牧歌、山歌对唱等文艺表演。
8月/拉萨雪顿节
藏戏展佛酸奶宴
拉萨雪顿节,是西藏所有节日里最隆重、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节日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藏语中,“雪”意为酸奶,顿意为“宴会”,格鲁派的喇嘛们按照戒律规定:禁止在每年4-6月万物生长的季节下山,喇嘛们只能在6月底解禁后出寺,老百姓们为会在那段日子酿制酸奶犒劳僧人,并为他们举行郊游野宴,这就是雪顿节——酸奶节的由来~
雪顿节期间,还有盛大的藏戏和晒佛仪式,一般在拉萨罗布林卡举办,这里被彩色经幡围绕,是达赖喇嘛的夏日园林,当天所有居民都沉浸于歌舞声中,仿佛这就是拉萨人民最有活力的日子。
11月/侗族大歌节
侗族艺术的展示台
每年11月28日举办,侗族大歌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侗歌之乡”的小黄侗族大歌节近些年来也备受世人关注,这里没有丝毫商业气息,堪称疲惫心灵栖息之首选地。
11月/贵州苗年
苗家盛装迎新年
西江千户苗寨至今仍保留“以十月为岁首”的纪年法。每年的农历十月,雷山苗寨开始辞旧迎新,当地苗年的持续时间不定,最长可达一个月左右。
苗年不仅时间长,民俗活动更是丰富,这是苗族人庆祝丰收的日子,祭祀祖先,吹芦笙踩堂,走寨结同年都是必不可少的节庆活动。每逢这一天,全寨男女老少及周边村寨的亲戚朋友,大家都穿上苗家盛装,佩戴起平日很少戴的大银角,千余个银晃晃的大银角和闪闪发光的盛装银饰片组成了西江苗年特有的“银海”。
12月/贵州侗年
侗族岁末祭先祖
顾名思义,与苗年类似,这是侗族家人团圆、庆贺丰收的节日。侗族人很早就有了岁时始末的概念,认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切农耕事务完毕的秋后,便是劳作的一年的末尾,因此,有的地方把农历十一月当作新春的岁首,有的地方则视为旧年的终末。
侗年最重要的仪式是“斗莎”(即唱祭祖歌),其目的除了祭祀祖先外,还是老人们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
12月/西藏燃灯节
点燃昼夜不灭的酥油灯
每年藏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纪念佛教改革家,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逝世,并以此颂扬佛法如光明一般照耀众生,驱逐黑暗。
这天凡属该教派的各大小寺庙、各村寨牧民,都要在寺院内外的神坛上,家中的经堂里,点酥油灯,当晚的大昭寺门前几乎水泄不通,八廓街也站满了人。僧人们在道路两侧、佛塔周围、殿堂屋顶等等能点灯的台阶上,都会点上酥油供灯,并在佛堂内供一碗净水,灯水相映,连成一片的酥油灯光,远远眺望,犹如繁星落地,把夜空照得通亮。此时,信徒们齐声唱起经文,悼念宗喀巴大师,场面肃穆、庄重。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的一些民俗正在走向消亡,尤其是地广人稀的西部区域,那里有许多我们不曾接触的少数民族,他们不缺信仰,也不缺文化,自然延生出许多独属于当地人的民俗活动。
早一步前往这些地方,就能多一眼见证那些逐渐不为人所知的节庆,见证和传播,对于游客们来说就是保护民族文化最好的方式,趁着这些节日都还在逐年举办,你难道不想前往目的地一探究竟吗?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扫一扫查看手机版
扫一扫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