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风】秋冬户外装备指南来了!我建议再骚气亿点点
- 2023-11-30
- 2.06万
- [复制链接]
- 收藏(114)
- 点赞(42)
- 评论(102)
前言
徒步雨崩迎来最佳徒步季,秋冬出行运气好的话几乎每天都是日照金山!很多小伙伴最关心的问题就是
“怎么准备装备?”
“可以带行李箱吗?”
“衣服需要准备多厚的?”
……
于是,我爆肝准备了一份超全装备清单,适用于80%秋冬高海拔户外旅行的线路哦,赶快Mark起来!
摄影@磊磊
环境温度
以【梅里转山节】为例:高海拔、低压缺氧、寒冷干燥、日照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局部小气候变化无常等;正常情况下,11月的雨崩村气温约负10°到15℃之间;天气相对稳定,偶有雨雪,但雨雪或刮风天气体感温度会更低(约5度),装备准备主要参考气温(留5度冗余)并注意保暖、防晒、防雨三大方面。
小提示:户外穿衣不宜低调,和环境颜色反差大最安全,拍照更出片,也更易搜寻!
户外穿衣三大法则
三层穿衣法是户外着装中广为流传的穿衣法则,需说明的是三层穿衣法并非指穿三件衣服,而是由一件到多件构成的防护层、保暖层和排汗层三个层次,通过多件衣服的分层叠加控制热量的散失快慢,为我们的身体搭建比较可靠的天气的防护系统,在户外运动时,确保行动自如不受影响。
防护层:抵御外部天气的第一道防线,直接对抗风雨
保暖层:留住基础层没能保留住的身体热量,阻止外界冷空气进入身体
排汗层:调节体温,防止身体过热或者过冷,排除多余的汗水,保持身体温暖
衣物系统
防护层——硬壳vs软壳
硬壳
冲锋衣也称硬壳(Hardshell),是一种为恶劣的攀登环境而设计的专业性的服装。优质的冲锋衣,能够在最艰苦的山区满足穿戴者在防风、防水以及透气等方面的要求。
它利用多层复合材料工艺制作,比如大家熟知的Gore-Tex、eVent等,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完全的防雨水性能,当然价格也不便宜。
软壳
相对于冲锋衣衍伸的一个概念,它比冲锋衣更轻量。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面料上更柔软,延展性更好;二是防水、防风相对较差,但在透气等性能上更好。
保暖层——羽绒vs抓绒vs人造棉服
无疑是户外活动的重要方面,尤其是高海拔地区。保暖层承担了维持身体温度的主力军。常见的保暖层包括羽绒衣裤、抓绒衣裤和近些年流行起来的人造棉服。
羽绒
羽绒是当前在户外领域最好的保暖材料,特别是高海拔攀登,优质的羽绒服具有保暖、压缩性好、易收纳、耐磨等优点。
羽绒服保暖必备,湿后不保暖,转山节选择充绒量150-200克为佳
不同温度羽绒服充绒量推荐参考:
15度以上:羽绒服非必须
5到15度:100克以下 即可
0到10度:100-150克
-10到0度:150-200克
-20到-10度:200-250克
-20度以下:250克以上
抓绒衣
抓绒衣是由抓绒材料制作而成的服装。它具有羊毛的部分优点,但重量却更轻。这种衣服的优点是快干、轻便、透气、亲肤以及易于打包,且价格亲民。缺点是防风性相对较差、易燃、容易残留味道、容易起球和产生静电。
人造棉服
天然棉服由于其湿后不保暖且重,一般不会被带入户外场景;羽绒虽好,湿后不保暖一直是其最大的弊病,而人造棉服的出现则很好的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排汗层
户外活动,汗液几乎不可避免,他帮助你散热的同时也会给你带来烦恼。汗液如果得不到及时蒸发,不仅让你浑身难受,还有可能导致失温。
羊毛
可以满足排汗保暖的要求。当人体出现汗液时,羊毛纤维只会吸收自身30%重量的水分,多余的水会被排出,并且也可以保持身体热量。
合成纤维
除了羊毛,还有一种合成纤维,大多应用于内衣材料。当身体出汗时,水分只是在纤维之间或者覆盖于纤维表面,当蒸发的速度大于出汗的速度的时候,衣服很快就会恢复干爽。这就是合成纤维制成的内衣能够保暖排汗的原理所在。
背负系统
背包是山友们使用最普遍的装备。一个质量精良、舒适的背包可以使用很长时间并伴你走过名山大川。
你如果参加商业徒步团,由于无需自己负重,背包选择相对简单。通常会要求你准备两个包:
50L以上的大驮包用于装个人物品,马队驮运,不用自己背负。
30L以内的小背包,用于背负个人徒步过程中所用的物品,比如零食、水、备用衣物等,日常背包就行。
鞋靴系统
户外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海拔气候寒冷、气候变化快,路况复杂,一双性能良好的中高帮徒步鞋是首选。高海拔下雪或者泥泞路况还需要搭配雪套使用,如果线路过河频繁且水量较大,你还需要一双溯溪鞋。户外老司机都会偷偷带上一双软底舒适的营地鞋来解放双脚。
辅助装备
抓绒帽
人体超过一半的热量都是从头部散失的,国庆高海拔地区已经降温,在高海拔地区一顶保暖的帽子,能够大大降低热量的散失,从而有利于预防高反。使用抓绒材料制成,暖和,透气而且舒适,使用非常广泛。有些抓绒帽还设计成防风的,这样即便不戴上风帽,也能够保护头部不被风吹,增强了帽子的透气和排汗性能,非常适合激烈攀登时散热。
墨镜/雪镜
随着海拔的升高,紫外线也在逐渐的升高。雪面能反射80%-100%的紫外线,海拔3000米的地方,紫外线强度会达到海平面的2-3倍。
手套
不同的季节对于手套的要求不同,秋冬季活动时,要求手套要有防水透湿、手掌抓附力强、手指灵活、而且非常保暖的要求,而在夏季,则选择兼具防磨、透气、排汗功能的手套即可。
保温杯
户外徒步运动后,胃肠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如果喝冷水会刺激胃肠道血管、黏膜,并且秋冬季,高海拔地区会有下雪,温度低,这时候喝冷水无疑会增加感冒的可能。
登山杖
登山杖能够有效的减轻身体自重和背负的重量对膝盖的压力,可以给登山者提供更好的支撑和平衡,还可以配合一些轻量化帐篷使用,从而省去帐杆的重量。
头灯
头灯可以解放双手,是户外照明的第一选择。对于高海拔徒步来说,一款续航持久、耐摔防水、耐低温、支持多种供电方式的头灯显得十分必要。IPX是衡量包括头灯在内的电子设备防水性的一个指标。IPX等级越高,防水性就越好。
其他装备
防晒霜
防晒的第二道防线,SPF(防晒指数)是标在防晒霜上的,SPF越高,防晒霜的作用时间越长。SPF30+可以提供一整天的防晒效果。带有防晒标志的(UPF)的织物(衣物、帽子、手套、头巾等)才有防晒效果,UPF越高,防晒效果越好,UPF达到50,紫外线过滤效果可以达到97%。
充电宝
在户外徒步中,线路一般都远离城市,连续好几天没有电源也是正常的,这时候就需要队员自带充电宝,满足日常充电所需,如手机、相机等等。购买移动电源时,首先会注意产品的标称容量。充电宝外壳上会有电池容量标识,比如10400mah。这代表电池的容量。5000mah适合短距离越野跑(<20小时),10000mah适合长距离越野跑(>20小时),20000mah适合户外活动(2-3天)。
个人装备清单
衣物系统
冲锋衣裤1套、软壳衣裤1套、抓绒衣/羽绒服1件、排汗衣裤1套、备用衣裤1-2套、羊毛袜2-3双、薄手套1副、头巾1-2个、遮阳帽1个、抓绒帽1个、太阳镜1副
背负系统
大背包40-50L、小背包20-30L
鞋靴系统
登山鞋、越野跑鞋
辅助装备
背包防雨罩、防水袋、保温杯、登山杖、护膝、头灯、雪套、冰爪
其他装备
防晒唇膏、防晒霜、电子设备、个人药品、个人洗护、证件、现金、路餐
添加您的旅行顾问
咨询 / 福利 / 报名活动
扫一扫查看手机版
扫一扫下载app